白内障治疗方式可能有了大突破:用药物疗法代替手术。

白内障是指随着时间流逝发生眼球的晶体浑浊,影响视力质量。这是由于蛋白质在晶状体中的积累,从而减少了光向视网膜的透射。过去,由英国ARU大学率领的研究发现,白内障几乎占全球失明病例的一半。
严重的白内障目前只能通过外科手术来治疗,去除浑浊的晶状体并崁入人工晶体。
ARU大学研究团队发表新的研究指出,晶体的复杂视觉特性在胚胎中的发展比以前认为的要早得多,他们还发现负责晶状体中水流通的特定蛋白质─水通道蛋白(aquaporin)如何破坏视觉发展,导致白内障形成。
科学家花了十多年的时间,在位于日本、全球最大、功能最强大的同步加速器SPring-8上对晶体的视觉特性进行了最精确的测量。
同步加速器是一种粒子加速器,透过将电子加速到光速产生强大的X射线,X射线可以对眼睛的视觉进行最高精度的测量。
该研究团队是世界上第一个测量晶体的视觉系统如何发展的团队。此研究发现了水通道蛋白的角色,以及其对于晶状体正常工作和眼睛清晰可见的至关重要性。
研究人员指出,目前的这一发现,加上他们对奈米技术的研究,显示白内障的药物治疗是可能的,这可能改变白内障的治疗方式,以后可能不必再动刀,这对公共卫生产生令人兴奋的影响。
本研究在5月初的「视觉和眼科研究协会(ARVO)」年度会议上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