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行业快讯 > 热点透视 >

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 实现从“治”到“防”的转变

发布: 2021-11-01 23:41:22  | 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  |编辑:Alice  |查看:
收藏
在2021年长城心脏病学会议暨亚洲心脏大会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主任、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马长生和中日友好医院心脏科副主任孙艺红就全程防控心血管风险因素重要性与如何降低心血管病发病率展开了讨论。
积极控制危险因素 预防心血管疾病
“十三五”期间我国心血管防治能力和研究水平取得明显进步。然而,因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公众不良生活方式流行等影响,心血管病风险因素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愈发显著,发病率仍在攀升。据统计,我国3.3亿人心血管病患者中高血压患者约2.45亿,给社会大众带来了沉重负担,也为防控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
“在我国心血管病患者中,高血压人群占比权重遥遥领先,达2.45亿。高血压作为主要风险因素之一,易导致心血管不良事件,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甚至是死亡,大约占目前所有心血管不良事件的15%到20%。其次是饮食、吸烟、体重等因素。每个公众应根据自身情况排好风险因素的顺序,做好精准的个人健康管理。社会各方也要做好排序,在经济发展、优质医疗保障和公众健康教育等方面渐进发力。”马长生说。
他表示,理想的生活方式与综合的疾病管理可降低心血管病、癌症等多种疾病风险,并引入“心血管健康七要素”的概念,向公众发出呼吁:前四个要素分别为戒烟、健康饮食、控制体重、积极活动,公众可自主管理;另三个要素是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通常需要进行药物干预。血压、血糖和血脂受遗传因素影响,如有相关疾病家族史,则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高于一般人群。但患者只要遵医嘱,合理、持续性地用药,就可以大大降低“三高”导致的严重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对于大众的日常预防和心血管风险因素管理,孙艺红呼吁:“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除有遗传因素外,后天生活方式的影响更为重要。先天条件不理想,更应严格管理后天的风险因素,注重日常体检,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疾病的发生。合理膳食,以蔬菜、水果为主要的摄入饮食结构,减少高热量食物摄入;适量运动,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运动项目和运动强度;保持心理愉悦,良好的情绪管理也可减少压力对心脏的损害。”
数字医疗赋能患者管理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2021年8月,由北京心脏学会牵头的“心血管风险综合管理和控制项目”全面升级,其目的就是将前期积累的心衰患者院外管理经验扩大到一级预防上,在管理好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同时,探索通过控制风险因素来预防疾病发生的新模式。计划到今年11月,全国将有500家医院参与其中,惠及超过10万名心血管病患者。
作为临床医生,马长生表示他的本职工作是医治患者;而作为临床专家,他强调教育医生也是核心工作之一。马长生介绍, “心血管风险综合管理与控制项目”升级完成后,将覆盖从终末端的心衰院外管理到心血管风险的全程管理与控制。第一期将有望于今年11月覆盖全国500家医院。通过各类培训项目的开展,帮助各地医院和诊疗机构,培养心脏专科医生、教育全科医生,在提升医护人员心血管病诊疗能力的同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健康服务。
“将大数据分析和AI等新技术应用到心血管疾病管理中,方便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将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孙艺红介绍,“心血管风险综合管理和控制项目”是对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心血管风险管控的重要尝试。项目依托互联网平台的管理功能,根据患者特征或疾病特点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健康管理。她说:“我们也希望可以通过该项目,积累数据并总结出更有意义的方法,帮助更多人实现个性化的健康管理。”
源头管控危险因素 做好心血管病全程预防
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关键在于前端预防,从源头管理和控制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风险因素。
孙艺红表示,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的控制不理想,会导致患病率的直接增长,但大多风险因素都是可防可控的。一旦有了风险因素,就要管好、做好预防,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患者更应该注重生活方式的改变。
以高血压为例,马长生提到现在医院门诊有大量的患者前来治疗。但目前整个社会高血压治疗率仅在50%左右,治疗后的达标率更是只有20%到30%。对此,他提出期待:“未来在中国,希望包括高血压在内的慢性疾病能由社区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乡村村医等基层医护人员提供管理和治疗服务。在三级医院、二级医院,治疗率争取达到90-100%,达标率争取70%以上,同时还要帮助患者长期、合理控制血压,将整个社会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达标率提升到合理水平。”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发布文章 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另:文章 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