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也是一种多发病。一般情况下,治疗此病多采用的都是外用药,但同样也存在着一些风险,一旦选用不当,不仅不能发挥出药效、起到治疗作用,还有可能加重病情。所以说,合理选用皮肤病外用药就成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今天就给大家科普一下皮肤用药的相关知识。
张启珍教授治疗皮肤疾病40多年,临床经验丰富,医术方面得到了很多同行及患者的认可。张启珍教授指出早期使用激素类药物,可缓解或减轻皮肤病症状,因为激素类药物可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具有消炎和抗过敏的作用。但是,对慢性、顽固性皮肤病人来说,使用激素类药物可导致皮肤变黑、皮肤肌肉组织粗糙、增厚,减弱或失去皮肤弹性、全身皮肤干燥、搔痒加重,甚至造成皮肤破损并引起感染,形成恶性循环,应引起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高度重视。
目前皮质激素类药物在皮肤病临床治疗上有外用,内服和注射三种。外用的皮炎平、氟轻松(肤轻松)、乐肤液等软膏或霜剂合成的激素制剂,对多种皮肤病,如接触性皮炎、湿疹、痒疹、神经性皮炎及脂溢性皮炎等是有效的。特别是对这些皮肤病所引起的瘙痒,有一定的止痒作用。但是,每种药物对患者有治病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即副作用)。有些人把激素当成治疗皮肤病的万能药,不经皮肤病医生的诊断,稍有一些不适(尤其是面部),就自选以上含有激素的药物外涂。结果却诱发了另人烦恼的并发症。有些感染性皮肤病,外用了这类药物不但无效,还会使局部抵抗力降低,令病情加重,甚至导致药物依赖性皮炎(激素依赖性皮炎)。
张启珍教授提示:如果长期外用激素制剂,还会成瘾,其副作用大约有20多种。最常见的是用药后病情迅速好转,持续外用一段时间,一旦停药后,在一两天内用药部位(特别是面部)可发生赤红、触痛、瘙痒、裂口、脱屑,以致发生脓疱,原发病变加重,称之为反跳性皮炎。当重新涂用激素后,上述病情很快好转或消失;如再停药,反跳性皮炎再发,而且比以前更严重。患者为了避免停药后的痛苦,完全依赖于涂用激素。几个月或几年之后,皮肤明显变薄,毛细血管扩张,有时出现紫癜等,特别是在面部可出现更深的持续性红斑。涂用时间越长、产生反跳性皮炎也就越重。可使皮肤变薄、脆弱、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紫癜、真菌感染、痤疮样皮炎等。变得易受损伤;还可出现轻度多毛、多汗、皮下出血和伤口愈合困难等。
张启珍教授建议正确用药
1、发病的不同时期,选用不同的类型:其实,每种药都有不同的剂型,而每种剂型又都有着针对性的作用和适应症。所以,要根据不同的症状来选择不同的外用药的剂型。
通常情况下,急性期的外部红肿、水疱、糜烂等症状的,选择用溶液湿敷,这样能够起到消炎、散热的作用。如果在亚急性期,红肿减轻了,渗液减少了,那么这个时候可以选用糊剂、粉剂或者是洗剂,对患处能够起到消炎、止痒、收敛、保护的作用。如果是慢性期皮损增厚,呈现苔藓样病变的时候,这时可以选用软膏剂和乳剂,这种剂型穿透力比较强,而且作用持久,润滑和护肤的作用比较好。
2、对症用药:这里就用举例说明吧,如果你得的是皮炎、湿疹,选择了癣药涂抹,不但不管用,还会加重炎症和皮肤破损;如果你患的是皮肤癣疾,用激素类药膏治疗反倒会促使病菌繁殖;如果因为使用磺胺类药物出现了药疹,再使用磺胺嘧啶湿敷,那就如雪上加霜,越来越严重。所以说,在用药的时候,一定要咨询医生,在医生的建议和安排下用药。
例如牛皮癣银屑病、湿疹、皮炎患者滥用以上药物后,一旦停药,不但可使原发病情反跳加重,出现以上副作用和不良后果,还可诱发更加严重的红皮症型和脓疱型银屑病。
其实使用“中成药膏”它具有非常不错的消炎止痒效果,而且其含有多种珍贵的中草药成分,不仅具有抑制的效果,而且还能辅助肌肤修复。更为重要的是,其采用全新萃取技术和渗透技术,能够快速止痒,缓解湿疹患者困扰,适合各阶段皮肤病患者使用。
张启珍教授提醒,各种治疗及预防方法均有不同成效、副作用及风险。如患者有任何疑问,应向医护人员查询及了解。最后给大家发一下张启珍教授的介绍。
教授,皮肤科主任医师,北京中医协会会员,63年毕业后留校工作,从事中医皮、外科教学、医疗、科学研究,曾任北京三甲医院皮肤科主任,现任北京中医委员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顾问,北京房山区石楼镇中医所主任。在近50年的中医临床生涯中对中医皮肤科领域的疑难杂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曾应邀到荷兰、美国、日本、以及台湾地区进行讲学及医疗,受到国内外患者好评。在临床实践中,刻苦钻研古代医学文化,博采众长,敢于创新,创制经验方30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