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的过度使用使侵袭性真菌感染患病率近年来呈显著上升趋势
近期以来,随着45天“速生鸡”事件的曝光,大众对抗菌药物过度使用,尤其在畜牧业和农业领域滥用的关注空前高涨。日前,在由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第一届侵袭性真菌感染多学科专家交流峰会媒体座谈会上,来自中华医学会呼吸学分会主任委员王辰教授等专家指出,严格控制和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不能光停留在医学界,还要引起农业和畜牧业的重视,否则家禽、家畜等由于抗菌药物过度使用而产生的耐药菌终究会通过食物链传播到人类身上。王辰等专家不无忧虑地指出,近年来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已经使得在血液、呼吸、感染和ICU领域,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病率呈现逐年攀升态势。
免疫力低下
最易被真菌袭击
对于普罗大众来说,提起真菌感染通常想到的是足癣、脚气等皮肤病。但其实对于呼吸科、血液科和重症医学科的专家们来说,真菌感染其实是一个非常棘手,而且危及病人性命的难题。
据介绍,足癣、脚气等真菌感染属于浅表性的真菌感染。而让无数医生谈之色变的真菌感染在医学上称之为“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是指由病原真菌侵犯内脏器官及皮下组织所引起的深部真菌感染,真菌侵入人体内,在组织、器官或血液中生长、繁殖,并导致组织损伤及炎症反应,多发生于免疫受损的患者中。
近20余年来,由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实体器官移植、肿瘤化疗、广谱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国内临床研究表明,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IFI的发病率为7%~14%,ICU领域IFI占医院获得性感染的8%~15%。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易感人群为免疫力低下患者,多发生在血液、ICU、移植以及呼吸和感染领域,其中血液科病人,如骨髓移植、白血病和淋巴瘤患者的比重约占61%,感染和呼吸科患者约占17%。
抗真菌药物
不等于抗生素
据了解,侵袭性真菌感染多以抗真菌药物的治疗为主。抗真菌药物虽属于抗生素,但与抗细菌药物或抗病毒药物有着截然不同的作用机理及使用对象。
“像老百姓们熟知的抗生素、消炎药等,多属于抗细菌药物。”王辰介绍说:目前全球均存在抗菌药物过度使用的现象,中国似乎更为严重。越来越多的细菌开始产生耐药性,不仅使得原来有效的抗菌药物作用失效,还易引发因菌群失衡带来的侵袭性真菌感染疾病。
有资料称,医学工作者开发一种新的抗生素一般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而一代耐药菌的产生只要2年的时间。抗生素的研制速度远赶不上耐药菌的繁殖速度。在这场时间的赛跑中,结果往往令人堪忧。“2010年超级细菌的诞生让全世界的政府都开始警醒,有朝一日细菌耐药性的进化速度超过了抗生素的研制速度,也许我们又将回到抗生素诞生前的黑暗岁月。”
对付侵袭性真菌感染
要靠“早动手”
由于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复杂,无特异性,常常被基础疾病或免疫抑制所掩盖,难以早期发现,而且其进展快速,所以预后效果差,病死率极高。
据中国医师协会血液分会会长黄晓军教授介绍,由于此类疾病多发生于免疫受损患者,而且真菌常已侵入体内的组织和器官,治疗难度大,治愈率低,且极易造成病人的死亡。目前,临床医生多推荐采用早期积极预防和经验性治疗来降低其发生率和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