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行业快讯 > 健康要闻 >

亓爱杰:干细胞产业发展与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发布: 2017-11-09 16:01:51  | 来源:现代健康网综合  |编辑:www.xdjk.net  |查看:
亓爱杰:干细胞产业发展与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编者按】目前很多干细胞治疗方法及相关制品研发已进入临床一期、二期甚至三期,多项干细胞制品已在国外获准上市,这意味着多项干细胞治疗已经从安全性认定到了有效性判定阶段,有望解决一些重大难治性疾病。我国的干细胞治疗研究从追赶者逐步向并行者迈进,某些领域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巨大的机会摆在面前,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转化挑战。如何有效地整合资本、人才、技术、资源等,最终达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在北科委主办的"细胞治疗-产业协同"产业沙龙中,来自国家人类基因组转化医学中心的亓爱杰博士分享了题为《干细胞研究、标准与临床试验》的精彩内容。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干细胞领域研发、临床试验、标准及产业等方面的进展和信息,这个题目很大,用15分钟的时间很难讲清楚,所以我比较多一点的是在这个大背景情况下分享几个方面的进展、信息和观点,并与大家交流。一个是产业本身,大家都已经认可了,这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我会比较多一点讲在我们国内,尤其是细胞治疗和干细胞治疗领域现在存在哪些问题,它对整个产业发展的主要影响是什么;第二个就是关于干细胞治疗临床试验的相关标准,要怎么规范去做,以及国家的管理规范是参照一些什么样的标准体系来考虑的;第三个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如何把干细胞治疗的临床试验更加规范的开展下去,从而能够真正意义上地参与国际竞争。毫无疑问,鉴于我们庞大的人口基数,中国在这个产业会占到全球最大的市场份额,但是很遗憾,过去很多年我们开展了那么多的治疗案例,但是最终话语权并不在我们,这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最后一个就是我们希望搭建一个更好的协同创新平台,共同来推动这个行业的发展,不能真正把这个产业做好的话,将会错失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最终还是会看到"没有话语权的全球最大市场"。
我国干细胞产业链存在明显的薄弱环节
现在大家已经认可干细胞治疗是一个新兴的技术和产业,在干细胞领域市场化的过程当中,最近五年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国际统计的许多数据基本上没有我们中国的数据,或者说没有能够精准的反映我们国内的数据。但从国际市场的发展进程可以清晰的看到,我们国内走的路径和国际上差不多,但有相当多的技术和产业的转化还是要慢半拍,干细胞产业的增长趋势非常快,但是从增长的比例来讲,干细胞的存储相对增长缓慢,或者是增长的比例呈现下降的趋势,干细胞治疗技术、干细胞相关设备等的增长却明显加快,这也是我们能够看到这个产业的整个发展趋势。而在干细胞整个产业链中,干细胞研究与应用相关的仪器设备、试剂耗材等辅助设施实际上是我们国内干细胞产业链里面非常非常弱的一块,亓爱杰博士特意强调。
国内一般把干细胞产业或者细胞治疗产业分成三个重要环节,一个是干细胞的存储,也包括现在的免疫细胞存储,这是一个基本的业务,算是整个细胞治疗和干细胞治疗产业链的上游,也是我们的种子细胞来源,如果当成一种"新型药物"的话,就是这个药物的所谓"原料";而中游就是一系列的干细胞治疗技术及其衍生出来的各类细胞制品,这是国内做得比较多一点的;所谓的下游就是干细胞或细胞的临床治疗或应用,这更多的还要依托一些医疗机构在从事下游的承接。但是干细胞产业还有一个被我们忽视的、可以笼统的叫做细胞治疗或者是干细胞治疗的辅助领域,而恰恰是这个辅助领域是国内产业链相对薄弱的环节,但是这一大块却往往是国际上做得非常多、非常好的领域。可能所有从事细胞治疗和干细胞治疗的人都能感觉到,我们现在所有在用的仪器设备、试剂耗材等等,包括一些新型的生物反应器、3D生物打印等装备,目前来讲基本上是被国外所垄断的,但这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干细胞产业环节,所以我非常希望我们国内除了今天在座的各位对干细胞存储、干细胞治疗等的关注外,大家都应该更多地关注干细胞产业的这个辅助领域。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说的是不管是当年的西部掘金,还是后来的硅谷高科技企业聚集,最后稳定能挣到钱的就是在此期间卖水、卖榔头、卖采掘机器、卖辅助设备以及开展各种产业服务的人,因此在这个产业链当中,我们国内这一大块的薄弱与落后的确是可惜的。
干细胞治疗进展与问题及风险
从干细胞治疗的整个发展看,已经有好几次里程碑式的突破。在干细胞治疗领域里,今年开始可以看到一个趋缓的发展趋势,从2004年到2014年的十年间,干细胞治疗的临床试验数量几乎都处在高位的增长,现在2015年半年过去了,但注册数量明显低于去年的一半,这是一个非常合理的现象,显示这个领域出现发展瓶颈和回归理性。开始更多地关注干细胞治疗及应用的标准、规范、问题和风险,以及我们共同忽略掉的在临床试验当中的差异性和难以比较性,在临床试验中我们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都没有真正给出科学的回答。比如说目前间充质干细胞快要变成"万能药"了,什么疾病什么阶段都在上,但事实上你的细胞来源、细胞代次、处理方法、给药剂量、给药途径、临床方案等等都有可能不同,从而导致疗效不同、机制不同、安全风险也不同,而所有这些领域都没有精准的科学回答,所以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我再举一个例子,亓爱杰助理研究员指出:我们现在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肝脏纤维化已经看到明显的治疗效果,但是在国际上也有一个研究,就是用药物或者是小分子阻止间充质干细胞进入肝脏,从而减轻或阻止纤维化,这两个看似相反的结论实际上反映了临床治疗方案、时机以及治疗机理的不同,如果不能解释清楚就依然面临很大的治疗风险。此外,我们目前的许多细胞产品几乎都不能作为一个纯品出现,如果不是纯品,就会有一些其他的细胞成分,就需要说清楚这些细胞到体内什么地方去了,可能有什么效应,存在什么风险等等。这都需要对干细胞研究、临床试验、转化应用等进行科学、规范地管理。
各国的干细胞管理规范及特征
我给大家介绍几个发达国家的干细胞管理规范,一个是美国的FDA,美国最近几年对待细胞治疗或者是干细胞治疗是比较友好的,他们有专门的评估中心和管理办公室,采取的就是典型的分级分类管理模式,从采集到风险评估,所有的东西都有非常明确的界定,FDA按照高风险和低风险进行分类管理。再看欧盟的药监部门,他们有专门的先进治疗委员会,有相应的管理专家,会对各类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等进行科学的评估,对准许、变更、终止、撤回都有一套流程,也可以在有需要的情况下以单项评估的方式来独立评估技术或制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等。韩国作为国家战略在大力推进干细胞转化应用,他们把干细胞作为生物制品来管理,实际上大家都知道,韩国批准上市了第一个干细胞治疗新药,这种显示的意义高于科学的价值,但韩国专门成立了相应的机构来修订相关的法规和指南,有专门的组织来对其进行审批,他们在整个生物制品里面单列出一个细胞治疗或干细胞治疗产品的GMP的指南。最后看看日本,这是目前我们较多模仿或与我们较为相似的管理模式,虽然至今我们依然还是没有看到国家卫计委的管理规定出台。日本主要采用双轨制的管理理念,就是既接纳把干细胞当成一个药品类进行申报(严格按照药品申报,包括其临床前研究),也可以把它当成一个类似于美国的先进治疗技术启动临床试验,当然二者的临床前研究都同样需要规范完备。从创新技术的层面进入临床,也可以看成是一个先期的预实验方式,如果安全有效,你可以回头来按照药品方式和渠道进行申报,亦即两个途径都可以进入到临床试验的双轨制,这是日本的做法,也是我们相对参照较多的模式。
我国如何借鉴国际规范来管理干细胞临床应用呢?虽然目前国家卫计委的管理规范还没有正式出台,但其核心的理念和要求至少包括:注重伦理原则,保护受试者、捐献者权益;符合安全、有效原则;知情同意;促进公众健康;临床试验透明化;保护个人隐私等。临床试验基地采取认证制,临床试验项目采取报备制。加强监管及报告制度。等等。
中国干细胞治疗研究、临床试验和产业发展的瓶颈与对策
虽然干细胞应用是一个成长快速、体量非常大的新兴产业,也是发展与转型的重要机遇期,但我依然认为我们走到了其技术研发、临床试验、转化应用和产业化的瓶颈阶段,依然存在许多的挑战、问题和风险,需要我们共同面对、共同努力,推动其科学、健康、快速、有序地发展。我个人的观点认为我们依然存在以下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大家共同面对与携手攻克,如原创及核心技术少,追风跟踪多;临床起步早,试验进展慢;研究细胞种类多,应用细胞种类少;自行应用单位多,登记注册及规范化临床试验少;应用的病种多,形成特点和优势少;应用病例多,但形成国际认可的标准和方案少,国际"话语权"弱;国家和地方政府支持项目多,但管理规范相对滞后,审批或报备机制仍不健全;各自单打独斗多,多中心协同创新少;各类技术研究多,但装备制造、高端仪器设备、优质试剂耗材少;介入的企业很多,但做大做强做知名、可以参与国际竞争的企业少,产业发展不均衡,产业链并未真正形成,薄弱环节明显突出。
因此,我还是要继续呼吁加大投入和整合力度,加强协同创新,加快出台政策规范,加紧形成特色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加速布局和完善产业链。
国家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最后我希望给大家介绍国家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这是国家科技部第一批试点的几个不多的生物技术类产业联盟,获得首批试点非常不易,我希望这个新技术产学研联盟能作为一个共有、共为、共享的平台,我们大家共同来关注、参与、支持,不断对这个联盟进行完善、改进、扩容,也希望更多企业能够参与进来,共同打造一个官产学研医协同创新联盟,共同推动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产业发展,造福人类。
谢谢!
人物背景介绍
亓爱杰
亓爱杰:干细胞产业发展与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医学博士,主诊医师,副研究员。曾于中科院遗传所牛满江院士课题组担任助理研究员,后任职于解放军总参谋部总医院国际肿瘤中心主诊医师,负责恶性肿瘤免疫基因治疗及微创介入(氩氦刀冷冻消融术及碘125粒子植入术)。在肿瘤细胞分子生物学(肿瘤发生、发展相关新基因的克隆及其编码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研究)、细胞粘附分子及细胞外基质与癌细胞转移、糖生物学(肿瘤细胞表面糖蛋白及抗肿瘤糖肽、糖疫苗的研究)。对肿瘤细胞的研究深入细致,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大量资料,先后参与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干细胞与组织工程"重大专项研究、"干细胞治疗临床应用及转化研究"等创新项目及国家自然基金委资助项目,研究并参与肿瘤的基因治疗,掌握世界第一个基因药物“重组人腺病毒注射液”及“溶瘤疫苗”作用机理,从理论上论证了实验室生产疫苗的可行性。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两项,在国内核心医学期刊发表过多篇相关研究论文并获得专家组一致肯定。目前于国家人类基因组转化医学中心实验室副主任,北京科学院葆康计划项目组副组长。主要从事干细胞生物学、干细胞治疗及再生医学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发布文章 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另:文章 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