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卧床不起”高危险群? 7检测揪运动障碍症候群
我国社会正迈向高龄化,速度超过欧美日等先进国家,如何让自己活得好又有尊严,掌握坐卧跑跳自如的“行动力”,是重大关键。被称为“运动障碍症候群 Locomotive Syndrome”的身体状态,已被日本骨科学会列为与“代谢症候群”同样需要重视的老年病,如果放任不管,日后恐导致行动不便,而成卧床不起的高危险群。

运动障碍症候群 几原则可先判断
“运动障碍症候群”的症状包括:运动器官疼痛、变形、关节活动受限、肌力低下、平衡力低下。
运动器官是指司掌身体活动功能的组织和器官,包括了骨骼、关节、肌肉、韧带、神经等等。正因为有了这些运动器官和组织,我们才得以按照自己的意思行走或移动。
医师表示,容易产生“运动障碍症候群”的高危险群包括:年过50岁、同时罹患腰膝问题的患者、骨质疏松者、曾骨折、肌腱断裂受伤者。
但别以为不是高危险群,就不会有问题。“低头看手机十几分钟,颈部就酸痛得不得了”、“只是坐在计算机前打计算机,肩膀就很僵硬,后背也异常紧绷”、“腰部总是卡卡,常闪到腰”、“才爬几层楼梯,膝盖就隐隐作痛”,以上叙述也常在你身上发生吗?当心已迈入“运动障碍症候群”的先修班了。
七个简易小检测 这些征候不容小觑
“先是肩颈僵硬酸痛、接着出现椎间盘退化、椎间盘突出等病变,平常可能有五十肩的困扰,反复闪到腰,然后膝盖也开始不听使唤,接着疼痛终日缠身。”专家表示,运动器官障碍症候群对人的影响日积月累,尤其关节疾患始终是壮年人无法工作、年长者失去行动力的首要原因。
专家强调,“在一般民众的认知中,会造成失去独立生活能力的疾病,以神经性失能为主,其中以脑中风占多数,但在临床执业的经验中,因关节肌肉等运动构造退化、疼痛、无力所造成的『骨骼关节肌肉性失能』,也相当常见。”
李医师表示,骨骼关节肌肉性失能的患者,常因关节疼痛、无法走远走久,导致独立自主的能力受到影响,甚至造成睡眠及情绪问题,更恶化的话,恐因行动不便长期卧床,生活质量荡然无存。高龄化浪潮下,关节骨骼的健康如果赶不上寿命延长的速度,运动器官障碍症候群的影响,你我都无法幸免。

做完上列检测,如果发现可能已有“运动障碍症候群”的迹象,也不用太焦虑,千万不要误信坊间偏方或乱补充营养品,应就医询问骨科或复健科专业医师的建议。除此之外,医师强调,预防骨骼关节的疾病或老化,可以透过每日充分活动关节、刺激血液循环、活泼脏器功能来保持健康。也就是说,每天活动关节对于预防运动器官老化和修复身体机能,有一定程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