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的北京疫情防控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重新戴上口罩。这是北京进入非常时期一个标志。而不久前,新华社社论中明确指出,作为首都的北京出现疫情反弹,不仅在心理上对全国人民造成影响,而且由于与其他地方的密切联系,也会产生实际的冲击。而抗疫“持久战”则成为未来较长时间内更多人的生活新常态。
怕生病成家庭普遍焦虑
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近日表示,“(新冠病毒)会在一些阴暗潮湿,比较污染,不好的环境里潜伏下来,这是大家没有想到的。”记者了解到,北京已宣布对地下阴冷潮湿的经营场所全部关闭,同时要求其他地方也应从中得到启示并及时调整防疫部署。
相关专家表示,北京新发疫情提示我们,要清醒认识到新冠疫情是一个长期挑战。我们对新冠病毒变异、传播规律等还没有完全掌握,境外疫情仍在蔓延。疫情出现新情况时,也是我们加强研究病毒传播规律、提升防疫“功力”的契机。
在疫情防控成为“新常态”的情况下,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需求及心理也在发生变化。佩戴口罩和出入消毒成为生活必要习惯,大量餐厅就餐转化为线上外卖或居家烹饪……值得注意的是,相当比例家庭将“防病”作为重点工作——家长学习推拿等保健知识手法、及时通过补充营养剂和科学运动提高孩子免疫力,很多家长坦言:“现在最害怕孩子生病”。
记者从宝宝树、妙手莲华等亲子交流平台及母婴健康社群内看到,疫情之下有关于家庭“防病”话题数量激增。“现在最害怕孩子生病,生病就要去医院,去了医院怕交叉感染、不去医院又害怕真的是新冠肺炎延误治疗。”“现在发热都要去发热门诊,核酸检测费用不说,孩子受罪、家长担心,如果孩子因为发热被隔离更是不敢想象”……这些宝妈在线上论坛的无奈倾诉,更是无数个家庭面对疫情之下,对家中孩子生病担忧的真实写照。
接种流感疫苗成为“家庭防控”重点
记者了解到,随着全球疫情持续,各国科学家们选用不同技术路线,多路并进,投入到了疫苗研发的竞速之中。但在目前缺乏有效的新冠疫苗提供保护情况下,更多专家开始呼吁,通过接种流感疫苗为易感人群提供普遍的免疫保护,增强身体抗病毒能力,从而降低新冠感染产生的重症风险。对于家长而言,面对即将到来的下一个秋冬“流感”季,越来越多人也意识到,提前给家中孩子老人等易感人群做好防护,将成为预防新一波病毒感染的首要工作。
记者了解到,在历年接种人数倍数增长、政策接连鼓励流感疫苗接种的情况下,“有必要接种流感疫苗”似乎成为共识。但事实上,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流感疫苗的接种率极低,若按国家卫健委公布的2019年疫苗供应总数3067万支推算,接种率仅为2%。而相比发达国家的流感疫苗市场,国内流感疫苗大多以针剂灭活疫苗为主。
无需注射的鼻喷流感减毒活疫苗今秋上市
《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19-2020)》指出,全球已上市的流感疫苗分为流感灭活疫苗和流感减毒活疫苗。目前国内使用的灭活疫苗分为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两种。裂解疫苗是采用裂解剂将灭活后的流感病毒裂解成碎片制备而成,亚单位疫苗是在裂解疫苗基础上,进一步去除了病毒内部蛋白,只含有高纯度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成分。
而受益于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06年通过的全球流感疫苗行动计划(GAP),包括中国在内的14个发展中国家获得技术转让,为全球流感流行进行疫苗储备。2011年,经WHO许可,鼻喷流感减毒活疫苗技术转移至中国,授权长春百克生物科技股份公司独家生产,预计今年秋季上市供应。
图为鼻喷流感减毒活疫苗接种示意图
鼻喷式疫苗直击儿童接种痛点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家庭了解并认可接种流感疫苗的必要性,但在儿童实际接种中却面临着到医院接种、打针疼痛、孩子抗拒等问题,这也成为不少家长对接种疫苗观望的最直接原因。今年即将上市的鼻喷流感减毒活疫苗适用人群为 3岁至17 岁,每剂0.2ml,这让很多家长期待的“无针无痛接种流感疫苗”变成现实。
2020年2月29日,国内首个鼻喷流感疫苗获批上市,引发大批流感疫苗需求人群,尤其是对打针抗拒程度较高的儿童家庭群体的关注。这款由百克生物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的鼻喷流感减毒活疫苗,通过鼻腔喷入的无创无痛接种方式,以更易接种、有效提高接种意愿等优势,迅速引发关注。据文献报道,鼻喷流感减毒活疫苗可以激发人体的体液免疫、粘膜免疫和细胞免疫三重应答,还能对其他亚型流感病毒产生交叉免疫,对儿童具有更好的保护效果。
“如果接种流感疫苗像喷生理盐水一样简单,那我一定每年都按时给孩子接种。”家住北京市丰台区的刘女士告诉记者,“增强免疫、预防流感,更方便甄别新冠肺炎,接种过程孩子不抵触能接受,绝对是一举多得。”
相关专家时念民指出,鼻喷流感疫苗在国外已经问世多年,如今国内首个产品获批上市,对于我国流感疫苗接种发展意义重大。它打破了多年来国内流感疫苗“有痛接种”的痛点,成为儿童群体接种流感疫苗更好的选择,将更有效提高全民对流感疫苗的接种意愿。同时该专家表示:“随着不断研发,鼻喷流感疫苗的适合接种人群年龄段会进一步扩大,更多‘恐针人群’也有了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