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行业快讯 > 健康要闻 >

忧郁症不是无药可医,为什么积极治疗的人这么少?

发布: 2020-10-09 22:52:20  | 来源:现代健康网综合  |编辑:www.xdjk.net  |查看:
本文相关:忧郁症
收藏
忧郁症不是无药可医,为什么积极治疗的人这么少?
随着现代人生活压力越来越高,忧郁症已成为全球社会经济负担第二高的疾病,据 WHO 统计,全球目前有近 3 亿人口受忧郁症所困扰,其中近半数以上患者都未接受治疗,我国的比例更低,估计潜在患者超过200万人,只有2成会选择求助1。健保统计也发现,短期就医、早期中断,是国内忧郁症治疗的普遍现象。
忧郁症不是无药可医,为什么积极治疗的人这么少?主要的原因是缺乏病识感,一来很多人还没有认知到忧郁症是一种疾病,加上诊断缺乏客观可量化的仪器评估标准,不像发烧可以看温度计、糖尿病可以测血糖,忧郁症的诊断大量仰赖医师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甫以患者主观陈述的评量表配合评估。情绪问题比起身体不适,更不容易让人接受与面对。在没有“明确客观证据”可让患者接受“我的大脑感冒了”的状况下,“否认生病”与“拒绝治疗”成为许多人罹患忧郁症的第一反应。
十年跨国研究  解决精神医学痛点
“面对忧郁症,医生最大的困扰之一就是没有仪器判读的报告可作为辅助诊断的武器。其实脑波技术在医院早就有了,缺乏的是工程端信号处理与AI判读技术。” 近年专家开发出前端的脑波感侧仪器“脑波仪”硬件,再结合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开发出一整套“脑波辅助诊断医疗服务”,患者只要戴上电极帽量测90秒,收集到的不同脑区脑波经过脑波仪放大滤波等处理,再透过云端进阶的数字讯号处理与AI算法分析运算,30秒就能产出报告,提供医师客观可量化的神经生理讯号辅助诊断信息,提供具观的图表,让患者和家属更能体会到忧郁症是一个脑部疾患,减少污名化,让患者更有意愿治疗。
跨领域团队  指标医学中心都入列
整套系统、从硬件到AI建模从无到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突破,光是收集脑波的硬件设计就是技术,因为脑波讯号极其微弱,还要从外部收集大脑不同区域的脑波讯号;想象隔墙房间里有几十个人在说话,要靠耳朵判断每个人说话的内容、方位就极其困难,而脑波收集的工作比这更难上数千倍。
有了收集与处理脑波的技术,还要有判读的技术,结合医学专业和AI的讯号分析运算来分辨极其细微的脑波变化,甚至比辨识医学影像的病灶还要难。
脑波辅助诊断  2021年正式启动
人脑中蕴含着大量现今科学还无法发现的秘密,许多和脑有关的疾病对医学来说是棘手的问题,例如忧郁症、失智症,不只致病因尚未完全明朗,也不容易早期且正确地诊断。除了影像扫描,科学家开始尝试用更先进的感测与脑波信号处理科技,再结合AI人工智能分析来捕捉过去看不见的脑波讯息 ,就能判断脑内的活动是否出现异常。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发布文章 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另:文章 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