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夏天或季节交替时,双脚经常痒得受不了,有时掉皮屑、有时冒出小疱疹,苦恼的是,擦了很多药,还是治不好!到底这是香港脚还是汗疱疹?应该如何治疗呢?医学专家来为大家解惑。

水泡型足癣常被误诊汗疱疹 采类固醇治疗无法根治
“都有可能!”专家表示,汗疱疹是因冷热交替、经常碰水和清洁剂,造成皮脂膜受损,使外部刺激进入皮肤,造成过敏性发炎,通常不具传染力。而当双脚接触霉菌,加上长时间闷住,使霉菌常驻其中,一旦温度与湿度上升,霉菌孢子很容易长出菌丝,让人搔痒难耐,这就是足癣,亦即俗称的香港脚。因为人体的脚部长期被包覆住,有利于霉菌生长,因此脚痒的状况,通常是香港脚的机率较高。
一般来说,香港脚(足癣)有四种表现形式:趾间型、水泡型、厚皮脱屑型与急性溃疡型,每种形式的治疗方式都不同。“当脚趾或脚底起水泡时,可能是水泡型足癣,但经常会被误认为汗疱疹,而采用类固醇治疗,虽然类固醇能止痒,但却不能根治。”脚部长水泡很难用肉眼鉴别,应寻求皮肤科医师诊治,对症下药才能有效控制不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