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和鼻塞等。虽然许多人感染后会在一周内恢复,但对于某些人来说,流感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流行性感冒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为2~4天。
临床表现主要以发热、头痛、肌肉关节酸痛起病,体温可达39~40℃,常有咽喉痛、干咳、鼻塞、流涕等,可有畏寒、寒战、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部分患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流感病毒感染可导致慢性基础疾病加重。
儿童的发热程度通常高于成人,乙型流感患儿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也较成人多见。新生儿可仅表现为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
老年人的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常无发热或为低热,咳嗽、咳痰、气喘和胸痛明显;也可表现为厌食和精神状态改变。
无并发症者病程呈自限性,多于发病3~5天后发热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较长时间。
肺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他并发症有神经系统损伤、心脏损伤、肌炎和横纹肌溶解、休克等。儿童流感并发喉炎、中耳炎、支气管炎较成人多见。
1.流感病毒可侵犯下呼吸道,引起原发性病毒性肺炎。部分流感患者可合并细菌、其他病毒、非典型病原体、真菌等感染。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或侵袭性肺曲霉感染时,病情重,病死率高。
2.神经系统损伤包括脑炎、脑病、脊髓炎、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等,儿童多于成人,急性坏死性脑病更为凶险。
3.心脏损伤主要有心肌炎、心包炎。可见心肌标志物、心电图、心脏超声等异常,严重者可出现心力衰竭。此外,感染流感病毒后,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脏病相关住院和死亡的风险明显增加。
4.肌炎和横纹肌溶解主要表现为肌痛、肌无力、血清肌酸激酶、肌红蛋白升高,严重者可导致急性肾损伤等。
流感还可能引起以下几种身体危害:
1. 心脏问题:
- 心肌炎:流感病毒感染可能导致心肌发炎,影响心脏功能。
- 心力衰竭:在某些情况下,流感可能会加重原有的心脏疾病,导致心力衰竭。
2. 神经系统并发症:
- 脑膜炎:流感病毒可能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发脑膜炎症。
- Guillain-Barré 综合征:这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导致全身肌肉无力甚至瘫痪。
3. 肝脏和肾脏问题:
- 肝功能异常:流感病毒感染可能影响肝脏功能,导致黄疸和其他肝脏相关症状。
- 肾功能衰竭:在极少数情况下,流感可能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4. 免疫系统抑制:
- 流感感染会削弱人体的免疫力,使得患者更容易受到其他病原体的侵袭,增加继发感染的风险。
5. 中耳炎和支气管炎:
- 尤其是在儿童和年轻人中,流感可能导致中耳炎或支气管炎等并发症。
6. 加重慢性疾病:
- 对于患有哮喘、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流感可能使病情恶化,增加住院风险。
7. 死亡:
- 在某些情况下,尤其是对于高危人群(如老年人、婴幼儿和免疫系统较弱的人),流感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流感不仅会导致呼吸道症状,还可能引发多器官系统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但对于高危人群来说,流感可能是致命的。因此,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如通过接种疫苗)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