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45岁上班族,最近频繁感到莫名的不安与压力,并且出现头痛、胸闷,甚至食欲不振的状况,经专科医师的详细评估,个案被诊断为“广泛性焦虑症”(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这让他不禁感到惊讶,原来长期困扰他的问题并非身体疾病,而是心理健康问题。
焦虑是根源的“广泛性焦虑症”
“广泛性焦虑症”(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是焦虑症的一种,也是现代社会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这类焦虑非短暂的紧张焦虑,许多病人以为是身体出现问题,却未意识到“焦虑”才是真正的问题根源。
事实上,不少人会把广泛性焦虑症与担忧搞混,要判断是否为广泛性焦虑症,首先要看是否出现符合的症状,其中,焦虑和担忧是主要症状,除此之外还会引起易怒、疲劳、失眠等,而非一般生活上的担忧,例如:
睡眠障碍(难以入睡或保持睡眠,或烦躁不安、睡不安稳)
注意力不集中或脑筋一片空白
“认知行为治疗”为主治疗方式
广泛性焦虑症该如何改善?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能舒缓焦虑,包括规律运动、充足睡眠、健康饮食及稳定社交互动,这些习惯都是维护心理健康的基础。此外,学习深呼吸、冥想或正念练习等放松技巧,也能有效舒缓压力,改善焦虑症状。
当生活方式的调整仍无法有效缓解焦虑时,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协助,目前“认知行为治疗”是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主要方式之一。
透过与心理师或医师的合作,病人能学习辨识并调整负面思考模式,从而减少焦虑的触发反应。此外,抗忧郁剂或抗焦虑药物的辅助治疗,也能有效帮助病人稳定情绪,但用药前需充分了解药物的效果与副作用,以确保疗效与安全性并重。
轻微不安、忧虑就该就医
专家特别提醒,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密不可分,若长期承受焦虑困扰,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更深层的损害。无论是轻微的不安,还是长期的忧虑,只要感觉到生活受到影响,都应该重视并及早寻求专业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