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暑,徐州进入“上蒸下煮”模式,街头巷尾的冷饮摊前人头攒动,冰镇西瓜、奶茶、冰淇淋成为消暑“标配”。然而,徐州肛泰医院专家提醒:过度贪凉正悄然成为胃肠疾病的“隐形推手”,近期因腹痛、腹泻就诊的患者中,60%与冷饮过量有关。
冷饮刺激:胃肠健康的“隐形杀手”
冷饮温度多在0-4℃,而人体胃肠温度维持在37℃左右。当冷饮进入消化道,胃肠道血管会因温差刺激骤然收缩,导致血流量减少30%以上,消化酶活性下降50%。徐州肛泰医院接诊的一位患者,因连续三天饮用加冰奶茶,出现剧烈胃痛,胃镜检查显示胃黏膜多处充血水肿,确诊为急性胃炎。
更需警惕的是,冷饮中的糖分与酸性物质会腐蚀牙釉质,增加龋齿风险;而短时间内大量摄入冷饮,还可能引发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
科学纳凉:三招守护胃肠防线
1. 饮食“温养”为先
徐州肛泰医院推荐“荷叶糯米粥”:取鲜荷叶半张、糯米100克,加水煮沸后转小火熬煮40分钟,放凉后食用。荷叶中的荷叶碱能清暑利湿,糯米富含B族维生素,可修复受损胃肠黏膜。对于已出现腹胀、食欲不振者,可将绿豆与薏仁按3:1比例煮水代茶饮,利水消肿的同时避免寒凉伤胃。
2. 物理降温替代冷饮
传统智慧:使用竹编凉席、藤枕等天然降温工具,配合电风扇摇头模式,既保持空气流通又避免直吹腹部。
现代科技:在空调房内放置加湿器,将温度设定在26-28℃,配合穿薄棉长袖衣物,减少温差刺激。徐州肛泰医院建议,儿童、老人可将空调温度调高至28℃,并使用空调挡风板。
3. 作息顺应天时
遵循“子午觉”规律,午间11点至13点闭目养神30分钟,夜间23点前入睡。晨起可练习八段锦中的“调理脾胃须单举”,通过拉伸动作促进胃肠蠕动。一位坚持练习的患者反馈,连续两周后,原本顽固的便秘症状显著改善。
特殊人群:纳凉需“量体裁衣”
儿童:避免直接食用冰镇食物,可将水果切块后放置至室温再食用。
老年人:睡前用40℃温水泡脚15分钟,配合按摩足三里穴,可增强脾胃功能。
胃肠疾病患者:随身携带保温杯,饮用温水时加入1-2片陈皮,理气健脾。
徐州肛泰医院提醒:小暑养生重在“养阳护胃”,切莫因一时贪凉埋下健康隐患。若出现持续腹痛、黑便等症状,需立即就医,通过胃镜、肠镜等检查排查器质性病变。科学纳凉,方能安然度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