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大学学院的最新研究指出,现在学校中的月经教育仍过于聚焦在基础的生理知识,但是“月经如何影响女性情绪与健康”、“经血相关的问题”以及“月经对身体与课业表现的影响”等面向的信息却相对缺乏。研究也建议月经教育应落实在小学与中学,并且在“性别混合班级”与“单一性别班级”中都须进行,但目前部分英国学校并未落实。
性教育列为必修仍不够?月经教育应该更全面
自2020年起,英格兰的小学与中学已将性教育(又称关系教育)列为必修课程,2025年初更新课纲,纳入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经血过多等议题。韦尔斯也将性教育列为必修课,但苏格兰的学校并没有。
然而,研究指出,许多英国学生一生仅接受过两堂月经课,一堂在小学,一堂在中学。学者们呼吁,英国学校的月经教育必须更全面。
伦多大学学院(UCL)女性健康研究所的Joyce Harper教授表示,虽然英格兰与韦尔斯的学校现在必须教导月经议题,但对许多学生来说,整个求学过程也就仅有两堂课。而他们的调查显示,这些课程大多还只停留在基础生理知识。他们认为月经课程应更全面,涵盖月经对情绪、健康、学业与运动表现的影响,并教导如何辨识异常出血。
此外,Joyce Harper教授表示,调查中的焦点团体也认为男生应该一同参与教育。大家一致认为,班级不该依性别分班,性别混合课程对男生的教育很重要。虽然部分人肯定单一性别班级能让学生更自在,但他们仍认为性别混合课程不可或缺,能帮助男生在未来更理解、支持他们的朋友与伴侣。
污名影响了月经的健康问题
研究指出,月经在社会中仍被高度污名化,缺乏教育与正常化,导致许多人无法寻求协助。
此研究的共同作者Caroline Musulin 指出,许多女性因为羞耻、担心医师不重视、或被认为“只是经痛”,而长期忍受月经问题。
月经污名、月经的隐密性以及“忍受经痛”的社会期待,让经痛与月经的健康问题被忽视。对于隐藏月经的高度社会期待以及有限的资源造成了女性的负面经验,他们会对月经有关的实际行为、与文化迷思、月经的资源与决策感到不满。若他们觉得自己未能“妥善管理好月经”时,更会伴随厌恶感。
另一位作者 Dr. Natania Yeshitila 补充,许多参与者强烈认为教育的不足让她们误以为正常现象(如分泌物)是不正常的。她们也对压力、避孕方式如何影响经期缺乏正确的认识。
研究限制方面,因招募是透过社群媒体与口耳相传的滚雪球抽样方式,可能导致样本偏差,使研究参与者背景与研究者相近。另外,本研究仅纳入顺性别女性,研究者认为未来需要针对性少数群体进行更多研究。
进行焦点团体,谈论月经经验与教育
研究参与者共55人,分为两组:(1) 18–25岁的26位(2) 26–40岁的29位。各组皆进行五场焦点团体访谈。大多数受访者透过研究人员的社群媒体招募,因此研究者推测他们大部分居住在英国,且多数在月经教育尚未列为必修前就已完成学业。
问卷问题包括:你对月经的感受?它如何影响你的健康?你如何管理经期?你需要什么样的支持(例如饮食、运动、经期追踪、工作调整)?你会与朋友或伴侣谈论月经吗?该如何改善教育?
一位参与者说明:“重点应该放在如何理解荷尔蒙变化的实际影响:它如何影响情绪、社交能量、体能与学业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