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 、重复以手高举过肩,是导致肩夹挤症候群的危险因子。例如“手上举”搬运物品到高处,或是一般家庭主妇拿长柄刷洗窗户、 伸手拿高柜里的物品、反复举手过肩的运动者……。因此,不管你是从事一般工作、健身爱好者或运动员,都可能罹患肩夹挤症候群。以运动员而言,自由式游泳选手、棒球投手、网球及排球选手等,都是肩夹挤症候群的高风险族群。
造成肩膀疼痛及活动限制最有名的是五十肩,然而根据统计,肩夹挤症候群才是造成最多肩膀疼痛的凶手,占所有肩痛的三分之一。
造成肩膀疼痛及活动限制最有名的是五十肩,然而根据统计,肩夹挤症候群才是造成最多肩膀疼痛的凶手,占所有肩痛的三分之一。
多数肩膀疼痛的故事是这样开始的:感觉肩膀痛或是“夹到了”一下,只要肩膀动一动会改善,或是痛个一、两天好像就不痛了,于是没放在心上。事实上,这个“夹到”的感觉,就表示有肩夹挤症候群(Shoulder Impingement Syndrome)了,占所有肩痛的30~35%。
手抬高及肩膀各个方向大角度的活动,需要旋转肌袖(rotator cuff)、肱二头肌等肌群的共同合作,若肩关节稳定度不佳,可能造成肌腱挤压到周遭组织(包括肩峰、喙突或韧带),进而使类似缓冲垫的滑囊发炎,甚至肌腱损伤。
身体为了避免肩膀内侧肌肉(棘上肌,supraspinatous)被夹挤,会在抬手臂时,偷偷加上轻微耸肩的动作避开被夹挤,转而召唤肩颈肌肉(斜方肌及提肩胛肌)帮忙。然而时间一久,棘上肌的使用量降低,肌力开始下降,反而使肩颈肌肉帮忙的频率愈来愈高,被拖下水帮忙久了,肩颈肌肉往往硬的像石头,但该工作的肌肉反而肌力不足。
肩夹挤发生在运动员身上的原因,多是过度与重复使用。运动员若有肩夹挤症候群而不处置,可能造成肩膀无力、慢性疼痛,甚至动作失衡影响运动表现。然而不只是运动员会有肩夹挤症候群,久坐办公桌前的上班族,长期处在圆肩的姿势,让前胸肌力失衡(胸小肌紧绷、下斜方肌及前锯肌肌力下降),也会使棘上肌滑过的通道狭窄,进而发生肩夹挤及肩颈紧绷。
若怀疑肩夹挤症候群,复健科医师会以肌肉骨骼超音波检查旋转肌袖及滑囊等构造,确认是否已造成发炎或肌腱撕裂,同时以超音波动态检查旋转肌袖通过肩峰下空间时,是否受到夹挤。X光不是必须,然而若怀疑肩峰的外型凸出挤压到旋转肌袖,则医师可能安排X光检查。
口服药、注射类固醇、高浓度葡萄糖和PRP可治痛
“终结疼痛”绝对是重要的第一步,若疼痛已影响生活,而且物理仪器治疗及口服消炎药物效果不佳,医师会使用超音波导引,精准将药物注射到发炎的滑囊或肌腱附着处。传统上,注射类固醇短期止痛的效果很好因而广为使用,只要不长期重复施打,不必太过担心类固醇的副作用。文献指出,如果不使用类固醇,将高浓度葡萄糖注射到病灶处,也可以达到治疗效果。
增生疗法(prolotherapy)在肩夹挤症候群常使用的药剂包括高浓度葡萄糖及高浓度自体血小板(Platelet-rich plasma,PRP),增生疗法的好处是几乎不必担心任何副作用,因此可以是优先考虑的治疗方式。若发现肌腱钙化,体外震波可能可以减少疼痛并且增进功能[4]。
先缓解疼痛,才能让病人尽快进入物理治疗及运动训练的阶段。试想当你处于剧烈疼痛时,还要跟你说姿势调整及运动指导等议题,虽然重要但相信你也听不进去吧。当疼痛获得适当控制,治本的物理治疗及运动训练就要登场了!
4阶段物理治疗
针对肩夹挤的物理治疗会分成几个阶段:
放松过紧或过度使用的肌肉
训练提升肌力下降的肌肉
肩关节活动度训练
首先,在复健科医师及治疗师的专业指导下,做伸展及肌力训练(例如棘上肌)。再者,治疗师可用徒手治疗先放松过度使用或紧绷的肌群,再针对肌力下降的肌群施以肌力训练。肩关节是活动度很大但稳定度相对差的关节,相关肌群首重彼此的力量均衡与协调性,所以当太紧与过度使用的肌群被放松,而力量不够的肌群的肌力也回复后,最后,还需要做肩膀与肩胛骨的关节活动度训练,唤醒并重建大脑与关节间沟通的“流畅度”。
运动训练示意图
1. 棘上肌的肌力训练
方法1:脚踩弹力带中央、手抓两侧,双手往外上、出力拉弹力带,抬高到腹部高度维持住,维持10秒算1次,连续做10次算1组,一天至少做5~6组(图1左)。
方法2:找墙壁当阻碍物,可以单边操作而且随时可练,训练时间及组数同方法一(图1右)。
2. 肩膀的活动度训练
手向前抬高到90度,保持这个角度以手臂“画圆圈”,顺时针5圈、逆时针5圈(图2-1)。
接着,再向上抬高到120度,同样做顺时针5圈、加上逆时针5圈(图2-2)。
强化肌力是预防复发的最好方法
运动员若发生肩夹挤症候群,建议停止所有过肩(overhead)投掷动作2~4周,接受物理治疗及肌力训练,训练旋转肌袖及肩胛稳定肌群,症状缓解便可逐步恢复训练。研究显示,若早期接受完整复健训练,95%的运动员可回到受伤前的运动表现。
治疗很简单,但怎样可以彻底远离肩夹挤的噩梦?骨关节会受伤,不出两个原因:意外或是肌力不够。意外无法预防,但我们可以超前部署增强肌力,减少受伤的机会。因此,适度且全面的训练肩胛周边相关肌群的活动度及肌力训练,并且注意保持正确姿势,是最基本而且最简单的“保养”方式,让运动员及久坐办公桌前的上班族,都远离肩夹挤症候群!
参考数据
1. Steuri, R., Sattelmayer, M., Elsig, S., Kolly, C., Tal, A., Taeymans, J., & Hilfiker, R. (2017). Effectiveness of conservative interventions including exercise, manual therapy and medical management in adults with shoulder impingement: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CTs.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51(18), 1340–1347.
2. Alvarez, C. M., Litchfield, R., Jackowski, D., Griffin, S., & Kirkley, A. (2005). A Prospective, Double-Blind,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Comparing Subacromial Injection of Betamethasone and Xylocaine to Xylocaine alone in Chronic Rotator Cuff Tendinosi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33(2), 255–262.
3. Kvalvaag, E., Brox, J. I., Engebretsen, K. B., Soberg, H. L., Juel, N. G., Bautz-Holter, E., Sandvik, L., & Roe, C. (2017). Effectiveness of Radial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 (rESWT) When Combined With Supervised Exercises in Patients With Subacromial Shoulder Pain: A Double-Masked, Randomized, Sham-Controlled Trial.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45(11), 2547–2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