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认为,磁是人类继阳光、7jC和空气之后的第四生命源。人类世世代代生活在地球这个大磁场的生物圈内,既依赖于天然磁场的恩赐和保护,又在长期的生命繁衍中形成了自身的磁场,以适应磁环境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场,以南北两极为中心,不断发出强大的磁力,使地面磁场平均达到每平方米0.5高斯。正是这种天然的磁场生物圈环境,促进人类的生长繁衍和身体健康。人类世世代代生活在0.35—0.7高斯的地磁场中间,也相应形成人体的自身生物磁场。据测定,人体胸前的磁力为1个微高斯,相当于地磁强度的百万分之一,人体的心脏、肺、大脑、肌肉和神经,都有强度不等的微弱磁力。构成人体的基本功能单位是细胞,细胞的功能活动离不开生物分子,如人体内的各种酶、免疫球蛋白和激素等都是具有生物活性的分子,细胞和生物分子都是带电颗粒,也是磁性物质,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生化反应都伴随着电符的转移形成生物电,如脑电、心电、肌电等,依据电磁感觉原理,生物电的变化必然产生生物磁的变化。研究发现,人类细胞的活动也受到地磁的影响,新生的细胞是圈形的,含磁量最多,衰老的细胞是三角形的含磁量最少。由此可见,正如阳光、空气和水一样,地磁也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物质因素,所以称磁是第四生命源。人的正常生命活动必须依赖于一个稳定的磁场环境。人类尽管生活在地球的大磁场中,然而却看不见,摸不着,嗅不到,故而有人称它是“地下工作的维生素”。
如果磁场一旦发生变化,就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很大的影响。假如某一地区磁场方向和磁力大小突然出现不规则变化,那么这一地区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就会明显增高。研究资料表明印度某地区,急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与地磁场的变化成正比。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地磁场很低,该地区的孩子比美国同年龄的孩子要矮一些,非洲卢旺达的地磁场强度较高,该地土丝士族男子的身高超过欧洲男子;巴基斯坦罕萨地区的水源含磁量特高,成为天然的磁化水源,当地百岁以上的老寿星比比皆是。人类的一些疾病如高血压、心脑病、中风等与地磁指数的月平均值紧密相关。在磁异常地区,发病率较高,如俄罗斯库尔斯克磁铁磁盘引起的局部磁异常区内,高血压发病率比正常磁场区高125°一160%。
我国黄河流域以北,位于东亚大陆磁异常区的一些地方,冠心病的发病率也明显高于南方。人体内不能缺磁,因为人体细胞的活力均受到磁的影响。新生的细胞含磁量多,呈圈形,细胞若含磁量不足则衰亡。血液因缺磁而活性减少,活性不够使沉积物堵塞循环系统,人体内各器官就会因循环障碍而出现疾病。现代生活的模式往往造成人体磁力的不足,地磁强度正急剧下降,据科学家研究报道,现今地磁仅是500年前的一半。特别是近几年,经济高速发展,髙楼耸立,汽车川流不息加上各种管道,电线、电缆密集如网,居室内摆放的家用电器,到处都形成了磁力屏蔽的空间,遮断或削弱了地磁这个天然磁场,就连我们饮用的自来水,经铁管流动后,磁场就会被削弱和吸收,从而失去了原有的自然磁性。有研究资料表明,在高楼的公寓、电梯或汽车内,磁场强度减少40%—50%左右,我们生存的空间的磁大量减少,在这种环境中生存,久而久之,人体便会出现磁饥饿症,医学上称之为“乏磁综合症”。
临床资料显示,人体长期缺磁会引发多种疾病:细胞缺磁,活力低下,就会加速机体的衰老t血液缺磁会增加黏稠度,血黏度增加从而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各组织器官发生缺血、缺氧,引发循环系统、神经、泌尿及消化系统发生病变;人体缺磁还会促发神经失调、新陈代谢紊乱、细胞死亡加快,继而出现腰酸背痛、心悸、失眠、全身不适等症状。医学研究证实,新生细胞的含磁量是衰老细胞的几倍到几十倍,青年人血液中的含磁量也明显高于老年人。这也是老年人血液活力差、黏稠、易患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磁环境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干扰和破坏,如前所述,自然磁环境的削弱,会严重地影响人体的健康,招致各种疾1病的侵害。所以,我们应该重视为自己“充磁”,科学家提出给人体补充适当的磁,让细胞受到生物磁电感应,从而促进细胞活力,以调整体内磁场的平衡。同时增加富含矿物质食品的摄入,以增加维护磁场的电解质。还要坚持适当的运动,以推动机体内生物电磁的产生和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