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群基因能在特定条件下活化,促进健康和延长寿命,3招告诉你如何启动体内的长寿基因。
闽南语中“健康呷百二!”是中国人过生日或过年时常听到的祝贺词,意思是“健康活到120岁”。巧妙的是,这样一句久远相传的旧话却和最新的科学研究遥相呼应。

120岁,是目前科学上推论的人类天年,现今的世界纪录保持人就是122岁逝世的一位法国女性。一个生命从胚胎细胞开始,一生中细胞约可重复分裂50次,每次周期约2.4年,合计就是120岁。
寿命是先天条件(基因)和后天环境(生活习惯)的总和结果。基因够“好”,就像参加牌局拿了一手好牌,生活习惯则是一身好牌技。健步如飞的人瑞基因里究竟藏着什么秘密?能不能帮助我们解开长寿的谜题?
“虽然还没有找到决定性(意指『有它就能长命,没有它必定早死』)的基因,但研究发现确实有一群基因和长寿相关,”专家指出。当这群基因活跃时,生物会更健康,寿命也会明显加长,这现象在动物实验中已经得到证实。
因此,想办法活化这些基因,是现在全球老化医疗研究中炙手可热的题目。现在虽然还有许多疑团未解,但已有了一些成果。
这些长寿相关基因中,包含一群称为SIR家族(SIR family)的基因,这群基因会影响实验动物对环境变化的耐受力和寿命。在老化相关研究中,我国的台湾也未缺席,2009年阳明大学生命科学系教授蔡亭芬发现人类第4号染色体上的CISD2基因,能调控细胞能量代谢过程,登上知名期刊《基因与发育(Gene & Development)》的封面故事。
先前美国哈佛大学对137个长寿家庭、300多名高龄长者的大规模研究也发现,多个长寿相关基因都聚集在人类第4号染色体上,显示第4号染色体似乎是控制寿命长短的关键。
长寿基因的研究,奠基于3种理论。这些理论分别代表3种不同的生理机制,也和我们该采取怎么样的生活条件来活化长寿基因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