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行业快讯 > 医学资讯 >

抚矿总医院探索华润特色医疗运营模式,医企合作见初效

发布: 2025-07-11 15:35:52  | 来源:现代健康网综合  |编辑:www.xdjk.net  |查看:
本文相关:抚矿总医院
收藏

2025年6月,抚矿总医院完成对抚顺新钢铁公司全体4860名员工的体检报告及问卷筛查,筛查出有潜在疾病风险的1388人,并进行针对性体检检查。而此前2024年9月启动的“公司员工健康干预筛查项目”,至今已完成对抚顺石化公司员工1.4万名员工定制化健康筛查,679人受益便捷就医服务,19例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这套以“服务国家战略、助力安全生产、赋能企业发展、共享健康价值”为宗旨的医企合作模式,正引发国企办医改革的关注。

正如医院党委书记张兵所言:“从急救响应到健康管家,我们正在重塑国企办医的价值。”

一、战略高度:改革深水区的价值重塑

“这不仅是医院与企业的合作,更是国有医疗机构改革的实践”,抚矿总医院党委书记张兵表示。这位同时担任华润健康集团副总经理的资深管理者,道出改革内核:

“我们通过价值重塑,将急救与保障能力,转化为公共产品,服务健康企业建设,这是红色央企践行健康中国的使命担当。”

“坚持公益性导向,实现高质量发展,正是响应十三部委《支持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的核心要求。”

【模式可视化】

二、执行温度:从应急到预防的业务闭环

在抚矿总医院健康管理数据中心,院长李丽丽正在与多学科团队做医企合作战略研讨。2024年数据显示:某国企员工专项筛查中,18例恶性肿瘤被早期发现,125例癌前病变获及时干预,其中10例早癌实现100%临床治愈。

“每份数据都是生命的警示灯”,李丽丽指向2025年计划:“将对该企业新增1800例心血管高危人群检查,让预防的关口再前移一公里。”

【攻坚成果】

【现场直击】

在石化厂区安全培训中心,急诊科护士长周艳玲的模拟心脏复苏演示引发阵阵掌声。去年参训工人唐健凇曾运用该技能在公交车上成功救人,该事迹获省级媒体报道。

三、精神厚度:红色基因的现实赋能

【历史与现实的对话】  

华润健康的红色血脉可追溯至1938年,其前身“联合行”在香港成立,肩负为抗日根据地采购药品和物资的重任。1948年正式更名为华润,取“中华润之”之意,成为新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80余年来,从抗战时期的物资输送,到新时代的健康中国建设,华润始终践行着“以身许国”的初心使命。

抚矿总医院2019年进入华润健康,从省属国企,晋升为红色央企华润集团医药健康版图中的一员。在抚矿总医院,华润红色基因正转化为守护生命的实际行动。2025年华润健康盛典上,医院斩获12项大奖,其中7名“优秀员工”获奖者平均在院工作23年且均为党员,他们用专业坚守诠释着华润精神。

【战略定位】  

“通过医企合作构建‘企业重大危机应急保障体系’,我们正践行华润集团王祥明董事长‘成为国计民生和重大危机的保障者’的价值定位。”华润健康副总经理、抚矿总医院党委书记张兵表示,作为华润健康东北战略的重要支点,医院与阜新矿总医院、武钢总医院、北京航天总医院等16家三级医院、100多家医疗机构,共同探索国企办医改革。

尾声:健康中国的改革坐标

抚矿总医院成立于1907年,有着深厚的服务企业的基因;2019年进入华润健康,更从省属国企医院晋升为红色央企医院。

院长李丽丽表示,我们是企业医院,更懂企业需求、更擅长解决企业问题;我们创新医企合作模式,既助力健康企业,也实现医院自身高质量发展,这是我们对国企医疗机构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当医疗资源跨出院区进入厂区,当央企基因融入千万家庭的健康守护,这家百年医院,正以红色央企的使命担当,为健康中国刻下抚顺坐标。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发布文章 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另:文章 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