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行业快讯 > 热点透视 >

阿特维斯(佛山)总裁高仁:挑战本土仿制药

发布: 2012-07-04 14:02:27  | 来源:现代健康网  |编辑:李丽  |查看:
本文相关:
收藏
 
Goran Kapicic,中文名“高仁”,阿特维斯中国区负责人
     “我想先说明一下,关于阿特维斯目前的战略性部署,出于商业机密的考虑,我不能讲太详细,另外关于其他同行的一些看法,虽然我知道他们的弱点和策略,但是出于私人的目的考虑我也会有所保留,希望你能够理解。”高仁在采访一开始就谨慎地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高仁是全球第四大仿制药生产商阿特维斯的中国区业务总负责人。在中国18年的经历,他养成了十分谨慎的工作作风,同时也喜欢被人称为“中国通”。
  采访数千家仿制药企业中的外资仿制药企业负责人,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然而高仁很忙,他的助理好不容易在高仁的行程中挤出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采访才得以完成。这是因为阿特维斯中国目前正在进行战略规划。高仁希望能将阿特维斯的产品提供给全国的患者使用。
  “我们已经做好了下一步的发展计划,我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未来我们会有新的举措。包括并购的计划、新的产品上市,这些都已经列入议程并且快速推进中。”高仁说。
  在高仁看来,这一段时间将是阿特维斯在中国业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阶段。因为中国医药行业正在进行结构升级和产业转型,这个过程将淘汰一批企业,但也是另一批企业壮大发展的最好时机。
  “作为一个外资仿制药生产企业,这样的机会不允许错过。”高仁强调说。
  实际上,在过去的几年中,也许是中国特有的由数千家仿制药企业形成的医药行业的特性,或者是中国地域广、文化差异大、区域划分明显的复杂市场结构,以及中国的经济和政策模式让外资企业难以理解,跨国仿制药生产商在中国并没有如他们在海外那样获得巨大的成功。
  “中国市场并非想象中的遍地黄金。”高仁说,跨国公司在中国的负责人需要对中国的文化和政治经济体系有非常深刻的理解,这样才能让总部理解中国,支持中国业务的发展。“欧洲300年才能做到的事情,中国20年就能够完成。所以企业在中国的观念必须要有很大的改变,这一点需要总部的理解,我们需摸索一套适合中国的发展模式,照搬欧洲的成功经验是行不通的。”
  不管过去发展得是否足够好,外资仿制药生产企业在中国迎来了一波好时机。按照中国新医改的工作任务,重要的目标就是降低医疗成本,这需要价格较低的药品,但同时政府也希望有好的药品质量,于是推出了一系列如GMP、药品质量标准等政策规章。
  “这是阿特维斯在中国发展最大的契机,我们在中国的口号是‘欧盟品质,中国价格’,患者与政府当局正在与医疗费用飞涨进行艰苦的斗争,我们非常乐意成为他们可选择的合作伙伴。”高仁对这一口号引以为豪。
  尽管对于阿特维斯中国业务现状和未来规划很有信心,但是高仁同样也看到了企业的风险所在。“我们有些药品是在医保范畴内,如果政府的招标要削价,对我们是非常大的打击。我们仿制药的利润不能跟专利药比,甚至还没办法超过本土仿制药的利润。但是我们肯定会坚持阿特维斯全球质量标准。”
  对于目前中国制药行业的阵痛期,高仁提出了5年的时间断论。他认为,中国的制药和分销领域有太多的中小企业,这不利于药物的创新、质量标准提升等整个市场的运作,那么通过优胜劣汰和资源重组,强强联合或者并购的方式是有利的。
  而现在行业内的并购和标准在提升,体系建设已经在快速推进,5年后的产业政策经济和竞争环境将会得到净化,企业届时将获得最好的发展时机。
  “在此之前,生存将是企业的时代命题。”高仁说,你要改革和创新,就不能仅仅看小范围的东西,要把眼光扩展得远一点。
  阿特维斯是全球第四大仿制药生产商,其每年销售收入达到24亿美元。近期阿特维斯提出了新的价值理念,并没有遵循过去‘为医药行业创造价值’的口号,公司的新口号是“成为睿智的制药企业”。阿特维斯认为,普药行业的变化是采用现代的方法来应对暴涨的医疗成本。这意味着阿特维斯要提出更智慧的概念,领导普药行业而去发现新兴的、具有创新意义的医药解决方案,同时,这也意味着要满足客户未来需求和挑战传统的思维。
  阿特维斯新的策略和工作重点是要使产品上市时间更快,产品成本更低,产品利润更大,业务更灵敏。策略的重点是运用更敏捷的思维争取产品早日上市,更积极主动地进行新的区域覆盖,节省成本,研发会被编入医保目录的药品。所有的这些都能给阿特维斯在普药行业里带来更多的竞争优势。
  今年11月,阿特维斯(佛山)制药有限公司在公司官网公告的收购药厂的意向书称,阿特维斯集团为了扩大在华投资规模,进一步深入开拓中国市场,希望购买广东或广东附近地区制药企业。这是阿特维斯在中国重要的战略举措之一。
  对话高仁  
  问:作为全球第四的仿制药生产商,阿特维斯在中国制胜之道是什么?
  高仁:外企制药厂生产的药品必须按照欧洲或美国的质量标准体系,所以价格通常都会比本土企业高,与中国本土仿制药相比不会有大优势。我们虽然不能做到原研药的完全创新,但还有其他如工艺改进、销售模式创新等创新组合。
  普药企业通常没有很强的研发,所以需要在原研药物的基础上有所创新,那么就需要把自身的规模变得更加庞大,组织更有效率,在每年平均销售额的7%~8%用于研发的规则中,才能有更多的资金来投入创新。
  我认为,外企仿制药企业的生存之道就是尽快地占领中国市场。第一主攻腔隙市场,就是那些因为规模较小而少受到大药厂关注,但竞争也没这么惨烈的市场。第二是做创新组合仿制药,比如在原研药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成为首仿药或者第二个仿制药,并争取早日上市。第三是和国内仿制药企业合作。第四是不介入制剂市场,而是利用总部资源做API。这要求管理层具备长远的眼光。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发布文章 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另:文章 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