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行业快讯 > 热点透视 >

白内障治疗目标:从“看得见”转变为“看得好”

发布: 2017-06-06 17:21:17  | 来源:现代健康网  |编辑:www.xdjk.net  |查看:
本文相关:白内障治疗目标
收藏
对老年人而言,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就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视力越来越模糊。多数人都将之视为老花眼加深的症状。殊不知,还有可能是一种发病率较高,且会致盲的眼科疾病在“侵袭”,即“白内障”。它在影响老年人视力的同时,也给其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正值“全国爱眼日”(6月6日)来临之际,“第30届亚太白内障及屈光手术医师学会(APACRS)年会暨第18届中国白内障学术会议”在杭州召开,数千名眼科医师就白内障手术治疗等相关专题进行深入探讨。据悉,随着新技术的引入及专业医师能力的提升,我国白内障治疗目前正逐步从防盲治盲,向追求更高质量的视觉效果转变,这对患者而言无疑是一大福音。
白内障危害严重,患者认知亟待提升
白内障主要发病群体是老年人,其原因是眼睛中的晶状体因常年受紫外线等损伤出现蛋白质变性,逐渐由透明变混浊,即产生了“老年性白内障”。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统计,我国60至89岁人群白内障发病率约为80%,90岁以上人群白内障发病率高达90%以上,并已成为我国致盲率最高的眼部疾病,致盲率达47% 。遗憾的是,数据显示,中国接受白内障手术的比例(CSR)在全球最低,仅为2‰。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人们对白内障仍存在着许多错误认知。中国医科大学眼科医院院长、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全国白内障学组副组长张劲松教授指出:“目前并没有任何药物能终止白内障或帮助患者恢复透明的自然晶状体,这就好比将一个煮熟的鸡蛋返回生鸡蛋状态。现有药物无法达到这一目标,药物只能延缓疾病发展。手术才是目前公认的治疗白内障唯一有效的方法。”
如今,白内障手术治疗最常用的方法是“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即通过微创刀口,将白内障超声乳化粉碎吸掉后,将已混浊的晶状体摘除,再植入人工晶状体,帮助患者恢复正常视力。
关于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研究院院长、眼科主任及白内障学科主任卢奕教授表示:“以前科学技术不够发达,所以一般会在成熟期做手术。如今白内障手术技术很先进,创伤、切口很小,恢复快。建议患者可将手术时间提前,只要明显地感觉到视力模糊,并影响到生活,就可以考虑进行手术。”
功能型人工晶状体,提供卓越视觉质量
毋庸置疑,人工晶状体的选择是影响白内障术后视觉质量的重要因素。不同类型的人工晶状体有不同的优势,患者可遵循个性化原则来进行选择。张劲松教授介绍,“目前最新的连续视程人工晶状体最大优势在于可满足患者在一定距离内的连续高质量视力需求。传统多焦点人工晶状体远、中、近距离是分开的,这就好比手动挡需要人工进行挂挡。而连续视程人工晶状体好比自动挡,可帮助患者解决一定范围内不同距离视力的连续过渡。对满足患者开车、运动等需求而言,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与传统人工晶状体相比,连续视程人工晶状体可减少晕光、眩光等视觉干扰。”卢奕教授同时表示。“根据患者的术后反馈,目前连续视程人工晶状体可基本满足患者连续视程的需求,尤其是远、中距离的视觉表现卓越,多数患者可在术后摆脱对眼镜的依赖,满意度普遍较高。”
据悉,连续视程人工晶状体技术于2016年8月在中国市场上市,患者术后普遍视力恢复良好,各个连续距离的裸眼视力表现较佳,可帮助患者完成从仅仅是“看得见”向“看得好、看得清”目标转变,得以享受更加健康和有活力的生活。
白内障术后护理小贴士
1.按照医嘱点眼药水(维持两周到一个月左右),这样可以起到抗菌消炎作用,帮助患者尽早恢复
2.定期前往眼科门诊复查,重要时间点包括:术后第一天、第一周、第一个月、第三个月和半年后
3.少用眼,多休息,避免过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发布文章 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另:文章 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