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行业快讯 > 医学资讯 >

感觉统合训练对小儿抽动症的疗效分析

发布: 2023-03-27 14:52:39  | 来源:现代健康网综合  |编辑:www.xdjk.net  |查看:
本文相关:小儿抽动症
收藏

小儿抽动症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的疾病,又称多发性抽动症。一般起病年龄为2~21岁,以5~10岁最多见,病情通常在10~12岁最严重;男孩发病明显多于女孩,男女之比为3~5:1。但近期研究,发现一些3、4岁的孩子已经开始出现抽动症,所以年龄段有前移的倾向。

抽动症的典型症状

抽动症开始的症状大多数为简单性、不随意性的运动抽动,极少数为单纯发声抽动。常见的眼、面部抽动表现为眨眼、挤眉、翻眼、咬唇、张口、点头、摇头、伸脖、耸肩等。少数单纯发声抽动表现为反复咳嗽、清嗓子、发出哼声。症状可在数周或数月内波动及转移部位。多在 12 岁前发病,最多见的是眨眼。

感觉统合训练对小儿抽动症的疗效分析

抽动症孩子的病情常有波动性,时轻时重,有时可自行缓解一段时间。抽动部位、频度及强度均可发生变化。抽动症的孩子在紧张、焦虑、疲劳、睡眠不足时可加重 ; 精神放松时减轻,睡眠后可消失。且孩子智力一般正常,部分孩子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情绪障碍等心理问题。

药物治疗及注意事项

小儿抽动症属于神经精神障碍类疾病,常用药物包括氟哌啶醇片、匹莫齐特片、盐酸可乐定片等。但药物可能存在副作用,要特别注意。

氟哌啶醇片

它是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的药物之一,但副作用比较多,常见的是便秘、头晕、身体乏力、嗜睡、抑郁反应等。如果身体出现明显不适感,应及时检查。

匹莫齐特片

它的疗效和氟哌啶醇片比较相近,用药以后会出现的副作用比较多,主要是静坐不能、抑郁、体重增加、急性肌张力障碍、帕金森症状等。

盐酸可乐定片

这种药物对部分患儿有效果,能够减少抽动,改善情绪障碍、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副作用有直立性低血压、头晕、嗜睡、心电图改变等,因此用药期间需要定期检查心电图及血压。

感觉统合训练对小儿抽动症的疗效分析

感觉统合训练能促进儿童神经心理的发展,目前也应用于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及其他行为异常疾病的治疗。对于抽动症,特别是药物不耐受的患儿,也具有明显的疗效。

我国的一项临床试验,对49例病程1年以上,伴有感觉统合失,、或不耐受药物治疗的抽动障碍患儿(平均年龄7.59岁),采用感觉统合训练。训练内容包括形体训练、精细动作训练、视听训练、记忆力训练、注意力训练等,训练时间为每次60-90分钟,每周3次,20次一个疗程,共2个疗程。同时采用《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ASQ)》进行感觉统合能力评定,于训练前、后进行评价。

感觉统合训练对小儿抽动症的疗效分析

治疗结果如上图所示,经过两个疗程的训练,患儿前庭平衡失调、触觉过分防御、本体感失调,学习能力不足都得到了显著改善。

研究结论

目前,治疗抽动症的常用药物有氟哌啶醇、泰必利等,这些药物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及依赖性,仅主张用于有严重抽动症状,影响日常生活、学习和社交的慢性抽动运动或发声障碍(CTD)及抽动患儿。上述临床试验中的49例患儿,有31例曾应用此类药物,其中21例因出现不同程度的嗜睡、认知迟钝等不良反应而中止治疗。

感觉统合训练通过科学的设计、特制的器材为儿童提供一种感觉输入的控制,通过听觉、视觉、基础感觉、平衡、空间知觉等方面的训练,增强机体的自我控制力,从而促进抽动症状的改善。

感觉统合训练无服药之苦,并且在抽动症状改善的同时,能够改善患儿的注意力、多动及冲动行为,稳定情绪,提高学习成绩。故临床对于不耐受药物治疗的患儿可以选择应用。

更多相关问题讨论,可以添加作者微信(jinbozhihui1)交流。

参考资料

魏晶晶. 儿童多发性抽动症早期参与式健康教育干预探讨[J].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7):3618-3619. DOI:10.3969/j.issn.1672-1721.2012.27.059.

张莹莹, 白晓玲, 许波,等. 感觉统合训练治疗病程1年以上抽动障碍49例疗效观察[J]. 重庆医学, 2011, 40(12):2.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发布文章 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另:文章 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