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消化内镜中心主任杨民拖着疲惫的身体走下操作台时,已是晚上七点多。科室窗外的灯早已亮起,院内的行人稀稀疏疏,他一边擦着头上的汗珠,一边满脸歉意地说道:“病人远道而来不容易,刚刚做完检查,让你久等了,实在不好意思!”
杨民
西安医学院附属胃泰消化病医院 消化内镜中心主任,从事消化内科临床诊疗工作20余年,曾多年进修于华中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熟练掌握多种胃肠道内窥镜操作及镜下硬化剂注射,圈套结扎,狭窄扩张,支架植入等技术。临床经验丰富,理论基础知识扎实,深受各地患者好评。擅长:各种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诊治,尤其是胃肠息肉、胃肠炎、胃溃疡、肠易激综合征、急慢性胃炎、便秘、腹痛、十二指肠溃疡等胃肠疾病的临床治疗。
采访杨民主任着实不容易,提前一周约的时间,却几次因工作推后。小编本想“见缝插针”,可他实在是太忙了:早上7:30便开始了内镜中心的检查治疗工作;中午抽空吃完饭就又投入到工作中;下午临近下班还要检查科室各项工作,对全天的工作进行复盘,并定期组织人员业务学习;忙的时候,晚上加班到七八点都是常事;回到家常常是21:00以后,一家人鲜少能坐在一起吃饭。
自在消化内镜中心工作以来,杨民主任常年保持24小时开机。科里有危、急患者,他都是随叫随到,有时候工作到很晚没躺几个小时,一大早又雷打不动准时回到工作岗位……
休息时间,杨民主任最常做的两件事:学习消化内镜最新、最前沿的技术和理念;思考科室管理和学科建设,做好规划……
杨民主任的心里就像上了发条,时刻紧绷,心心念念都是工作。
对于这些,杨民主任只说:“医生的责任就是要对病人负责,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杨民主任介绍,消化内科很多疾病发病位置比较隐匿,肉眼难以观察,消化内镜就成了诊治消化道疾病最重要的武器。近年来,消化内镜微创技术发展迅速,许多消化道疾病可以通过内镜下进行微创治疗,不需要开刀手术。内镜下氩离子束凝固术(APC)、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等微创技术,不但可以确诊消化系统的各种疾病,还可以不开刀,只需经过人体天然生理通道完成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适用于消化道疾病、胃肠道早癌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是ESD则扩大了普通内镜下切除的适应症,成为治疗胃肠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有效手段。”
就在前不久,一位体重突然消瘦20斤的病人来院行胃肠镜检查,肠镜探测找到了13颗息肉,在肛门10cm处还发现了一枚2cm颗粒状息肉,跟患者及家属商议后,为患者进行了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电凝电切治疗,然后用钛夹封闭创面;2cm颗粒样息肉取组织送活检判断性质,活检结果证实肠癌。好在发现的及时,患者恢复良好后出院。
打开杨民主任的微信朋友圈,他所发的全部都是与医学有关的内容。受饮食、环境、心理等影响胃肠疾病患者越来越多,早诊断早治疗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杨民在行胃肠筛查时,他说早癌不是查出来的,是“找”出来的,近日有个患者一个多月前在老家做胃镜,病理报告是炎症,吃药后未见好转,国庆节回来后,又到西安医学院附属胃泰消化病医院来做检查,杨民行胃镜检查觉得不太像炎症,又行靛胭脂染色,发现有点异常,慎重起见,他取了四处组织做病理活检,结果三块都是正常的,有一块病理提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属于早癌,如果不被发现的话,两三年后就会变成进展期癌,早癌的治愈率高达95%以上,进展期癌,5年生存率不足20%。杨民主任说这个病人能查出是他的幸运,也是我的幸运,不是说人家没查出是人家技术不好,我恰巧取到癌变组织有一定运气成分,但这更是我经验的积累。
小编多年前就想做胃镜、肠镜,怕检查痛苦一直没敢做。采访接近尾声时,问了杨民主任一个问题“胃镜、肠镜检查很痛苦吗?”杨民主任介绍:西安医学院附属附属胃泰消化病医院开展了无痛胃肠镜检查,如果出现了如腹痛、腹胀、腹泻、反酸、烧心、恶心、呕吐、黑便、便秘、大便变形、大便带血、大便干结及稀便交替出现、排便困难、消瘦等不适症状,应该及时进行检查。尤其对于40岁以上的人群,特别是有家族史的人,更要早筛查早治疗。现在做内镜检查没有痛苦,你有空可以来做个检查。杨民主任的提醒不是对我一个人说的,翻看他的朋友圈,你会发现他普及了非常多的医学知识,身体是自己的,健康有很多机会是可以自己把握的!
“希望有消化道疾病的患者,在这里一站式解决问题,这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也是最终的目标!”采访最后,杨民主任充满信心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