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行业快讯 > 热点透视 >

中医"清热解毒"解的是何毒?

发布: 2012-08-22 13:00:22  | 来源:现代健康网  |编辑:alice  |查看:
本文相关:
收藏
  中医治疗痈肿疔疮常常要用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或一些清热解毒中药,按中医理论来讲,这些病都是"火毒"作祟,故要清其里热,解其火毒。但这"火毒"究竟为何物?中医"清热解毒"又解的是何毒?听起来,这些理论似乎很玄。其实用现代医学来解释,可以知道这些病无非是细菌感染所引起。那么,中医的清热解毒,是否就是抑制了细菌的繁殖,解除了毒素的释放呢? 
 
  我们知道,细菌具有两种毒素,一种是外毒素,一种是内毒素。这些内、外毒素是在细菌的外面,好比细菌穿了外衣。所以许多抗生素可以抑杀细菌本身,却奈何不了细菌解体后所释放的内、外毒素。细菌死了,仍在放毒;杀死的细菌越多,所释放的毒素也就越多。可别小看这些毒素,在许多情况下,这些毒素也会致人于死地。譬如有的病人因严重的细菌感染可引起内毒素血症,进而导致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许多器官的实质细胞也受到内毒素的攻击而变性、坏死,造成严重的多器官功能衰竭,最终死亡。当然,也有一些抗生素可以解细菌之毒,如多黏菌素B,在电镜下即可见到它能使细菌内毒素的网状结构崩解,从而解除内毒素的毒性。但是,多黏菌素B的副作用很大,极易损伤人体肾脏和神经系统,就像一个六亲不认的"愣头青"。所以至今医生们还不敢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如此说来,难道我们在细菌毒素面前只能束手待毙吗?请君别着急,国内外许多医学家正在多方研究对付这一大敌哩!而且更为可喜的是,在祖国医药学这个伟大的宝库里,中医的"清热解毒"药就大有作为。 
 
  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们将中医五味消毒饮方进行加减,用四味清热解毒药组方制成"抗炎6号"(现名"热毒清")注射液,先后治疗感染性急腹症200例,有效率为82.5%。80年代,又在8个医院进一步验证治疗多种感染性疾病282例,有效率为85.82%。大量实践证明,"热毒清"不仅效果良好,而且使用安全,经观察,对心、肝、肾都没有明显毒副作用。实验研究还发现,"热毒清"具有多种功能,它也和多黏菌素B一样,在体外可以使内毒素的网状结构解体,只是力量稍弱;从体内实验看,将大肠杆菌内毒素注入家兔静脉制作DIC模型,使其多器官发生明显的病理改变,而用"热毒清"治疗的家兔其脏器病变却轻得多。不仅如此,实验还发现模型家兔重要器官的细胞内微细结构--细胞器。被称为"细胞消化器"的溶酶体和"细胞动力厂"的线粒体受到内毒素攻击,病变都很显著,而用"热毒清"治疗的家兔无论从形态上还是功能上,对溶酶体和线粒体都有保护作用,使细胞免受内毒素的攻击。以上这些实验表明,"热毒清"在体外和体内均有对抗内毒素的作用,这真是一项令人兴奋的发现! 
 
  其实,能抗内毒素的清热解毒中药又岂止"热毒清"!国内有不少报道,用一种"鲎试验"间接检测血中内毒素水平,发现多种清热解毒中药可降低内毒素量,同样有解内毒素之毒的功能。古人历经数千年的临床实践,已总结出一大批可以解除"火毒"的中药,如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黄芩、黄连、黄柏、栀子等等。 
 
  既然中药中有这么多宝,是不是就可以摒弃那些只能杀菌而不能解毒的抗生素呢?这又不然。大量实验证明,许多清热解毒药在体外抑杀细菌的能力确实不强,用于轻症急性感染虽然有效,而用于急重感染却又见效不足。那么,在科学发达的今天,我们何不来个双管齐下?!既用抑杀细菌力量强的抗生素来对付细菌,又用能解细菌毒素的清热解毒中药来对付细菌毒素,进行菌毒并治,岂不更好?在这方面,有些医疗单位已作出了可喜的成绩。由此,我们相信,今后一些急重的感染性疾病,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下,其治愈率将远远高于单用中药或单用西药的疗效。而且,继续研究下去,对充实世界医学也将作出较大的贡献。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发布文章 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另:文章 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回到首页